RESCUE

影片梗概

面对自然灾难,拯救生命的工作是那样的艰辛而又振奋人心,电影《救援》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幕后,本片摄制组紧随一名加拿大海军舰长,两名飞行员和一名志愿救援的技术人员,亲眼目睹了他们正在做救援前的训练准备工作。地震对海地的袭击,酿成了本世纪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军方与民间救援人员带来了自己的救援设备,观众似乎也被带进了海地并加入了他们的救援行列,与他们一道努力赈灾。电影《救援》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和3D拍摄效果,充分展示了现实世界的灾难以及人们对其作出紧急反应的一个全过程。
在《救援》开拍之际,我们有幸认识了本片中几个主演人物, 我们见证了他们在海、陆、空不同凡响的训练, 同时也发现了他们个人背景、娱乐消遣和工作热情的点点滴滴。

彼得·克雷恩指挥官是一位加拿大海军驱逐舰(加拿大皇家海军舰艇“阿萨巴斯康号”)舰长——对于一直在船上成长却从未学过游泳的职业海军战士来说,这是一项莫大光荣的任务。对于克雷恩来说,这种职业既让他周游了全世界,同时也维持了海洋的治安,保护了海岸线。在克雷恩看来,海军的每一天都在进行一种冒险活动。

空军上尉劳伦·罗斯,是美国空军运输机C-17环球霸王的一位年轻飞行员,她驾驶着喷气式飞机在全世界执行过一系列的任务;驾驶巨型运输机不仅使她实现了自己的儿时梦想,而且也让她步入了自己父亲和祖父的后尘。

史蒂文·赫柯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混凝土工程承包商和志愿消防员,他以建造游泳池为生,但在应对国内外火灾和和其它灾难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条新途径可以施展自己在管理和操作混凝土与重型挖掘设备方面的才华和技能。

陆军少校马特·琼克是内华达陆军国民警卫队“支努干”(CH-47)直升机飞行员。为了做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他离家参军,义无反顾。现在他以独特的技能去训练别人如何操控巨型双螺旋桨直升机,以及如何完成诸如水面和沙漠着陆以及在高海拔地区营救受伤的登山人员等等各种充满挑战性的任务。

2010年1月12日,世界各地都在广播这样一条新闻:一场强度达7.0级的地震袭击了一个人口稠密的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地震震动了海地首都太子港及周边地区,造成超过二十五万幢民宅和工商业建筑物倒塌或严重损坏。这次地震伤亡的准确人数无人知晓。我们的快速反应救援队员一呼百应、立即行动起来。许多身怀不同绝技的个人及其背后的多个组织(加拿大海军和加拿大军队,美国海军、空军和空中国民警卫队和非政府组织)集结起来成为全球紧急救灾工作的一部分。电影《救援》将观众带进灾区,观众既可以从空中见证地震大规模的破坏程度,也可以从地面目睹国际救灾人员与海地人民一起开展救灾工作。

新闻广播员的播音将救灾工作进展的重要细节及时传递给人们;本片中的四个主角人物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栩栩如生的片段画面展现了海地地震的本身:这次地震造成海地全岛在1分钟内平移了大约2米,释放了大量的地震能量。

透过航拍, 观众可以看到太子港遭受地震破坏程度是何等的惊人—一眼望去,全是一片倒塌的混凝土废墟。在地面上的拍摄, 一幕一幕的场景更是五花十色、扣人心弦: 绝望的幸存者们等待着乘坐拥挤不堪的渡轮离开本岛,孩子们一路奔跑着去收集直升机投放的紧急饮用水,这些直升飞机都是从停靠在海面上加拿大海军军舰上起飞的。国际军事运输卡车沿着狭窄的瓶颈道路进入海地,一箱一箱的紧急救援物资堆放在拥挤的供应站;加拿大军方救援人员在一座倒塌的建筑物瓦砾废墟中搜索幸存者;医疗人员在临时搭建的医院护理着伤员;在破烂的帐篷城,幸存者追赶着正在开来的满载物资的卡车;撤离人员排着长队等待登上一架前往加拿大的C-17军用运输机;海军人员为孤儿搭建了多个避难所。

在灾难降临的混乱之中, 救援队员正在挽救生命,不断给灾民带来希望: 他们肩负沉重的职责,但同时他们也拥有巨大的拯救和改变生命的力量。用美国空军飞行员劳伦·罗斯上尉的话来说: “假如我在灾难中受伤而且孤单无助, 我也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我的。”谈到海军战士的军训经历时,加拿大海军指挥官彼得·克雷恩发表了自己的高论:“……到海地这样一个地方来帮忙,为灾民提供食物和饮用水,给孤儿带来未来的希望, 这是一笔很好的遗产,非常好的遗产。”